竞彩篮球购买

图片
新浪微博 网站支持IPV6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留言咨询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供销新闻 > 供销文化 > 正文

坚持解放思想 完善管理体制
发布时间:2009-08-13 11:09:18      阅读次数:

坚持解放思想   完善管理体制

市供销合作总社   胡道发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也是我社改革脱困的关键年。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进我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关键环节。

    一、解放思想是推进供销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供销事业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发展快要解放思想,不能小富即安,发展慢更要解放思想,穷则思变。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永恒主题。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相对真理论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相对性。实践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必须跟上实践的发展,解放思想应该成为人们思想的常态。在封建落后的俄国建成单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由于列宁等俄国革命家解放思想,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国家成功,不可能在单一的封建社会国家取得成功的论断;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革命成功,突破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靠武装占领城市才能取得成功的论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都是结合特定历史时期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取得的,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伟大学说。因此,要跟上实践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解放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四次解放思想。30年间,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体制上的每一个重大创新,在政策上的每一个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步重大发展,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第一次是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复旦教授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及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把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次是1992年姓的争论。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判断姓还是姓三个有利于标准和计划与市场关系等许多开创性思想,把人们的思想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三次是1997年姓还是姓的争论。江泽民同志两次重要讲话及十五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大大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第四次是2005年至2007年关于改革的争论。胡锦涛同志两次重要讲话及十七大报告,回答了社会上关于改革问题的一系列质疑,鲜明的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了新一轮的重大改革和社会进步。

(三)解放思想是我社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四次解放思想,最根本的都是为了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又坚持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根本要求。我们供销社同样是发展落后和增长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的解放思想,同样是要解决这一对矛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解放思想,因企制宜办市场,取得了经济发展,走出了亏损低谷;2000年我们解放思想实施企业改制,确定发展项目,企业经济一度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投资决策失误,债务包袱沉重,改革改制不彻底、企业创效能力差,使得发展与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7年,市直企业比2006年减亏3070万,但仍亏损2455万。2008年预算盈利2万元,但完成目标的难度非常大,6家公司未完成进度目标,主要是亏损企业减亏目标掉目标进度较大。而员工的收入仍维持在低水平,劳动力市场价格上升15%,我们只部分企业增资10%左右。这些都要求我们按照杨松书记要求五破五立,以思想大解放,促进经济大发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家增税、企业增效、员工增收。

(四)解放思想应强化几个思想观念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强化几个对我社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思想观念问题。一是树立小机关大企业观念。坚持企业优先、效益优先,明确市社和集团管好资产,服务企业的定位,反思和理顺市社、集团与企业的关系。二是端正对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的认识。明确冷水煮青蛙、资产慢慢消耗也是资产流失,以短期让利、长期增值的思想解决好华资处置问题等。三是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观念。明确企业不是机关的附属物、要放手放权;企业要完善体制机制、建成能够四自的独立市场主体。四是明确市供销社的光明前景。有从未有过的政策环境,较大的存量资产,制订了三年脱困规划且取得了一定效果等等。

二、完善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

管理体制不完善、公司运作不规范、经营机制不灵活是我社企业竞争活力不足、创效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完善体制,就是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制度、依法行权、放开搞活、提升服务、切实实现由管企业管资产转变的总体思路,从四个完善上着力。

(一)完善社有资产监管制度。总社对社有全资及控股企业、市国资委对国有全资及控股企业,都有相应的重大事项报备制度和资产监管办法,目的为了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国有、社有资产监管。市社及供销集团对其全资、控股企业,也应有社有资产监管制度。首先要制定相应的重大事项报备制度和社有资产监管办法,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改制、重组、上市、资产处置、企业重大投资、企业经营者薪酬等对所有者权益有重大影响并需要审批备案的重大事项,上报审批或事前备案。其次要修订完善投资管理办法,按照宏观掌控、下放权限、制度规范、权责明确的总原则,修改完善投资管理办法,对重组、开发、基建、改造、维修和设备购置等投资行为,从立项、论证、招标、施工到预决算全过程进行规范,加强制度监管,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制定资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对市直所有资产,从权属、两证、面积、价值到收益情况实行全系统联网管理,做到上下信息对称,动态跟踪及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产创效能力。

(二)完善财务预决算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相关法规在不断修订,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也从2007年修改运行。按照国有企业运行的供销企业,也必须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运作。今年初,我们在建设社有资本经营预决算制度上走了极为艰难的一大步,用近三个月时间,请中介机构按新会计准则对07年经营情况进行了规范的决算。同时,又经三上三下,对08年社有资本经营进行了预算。这为实现由管企业管资产转变提供了根本保证,抓住了牵牛鼻子的关键环节。下步要做的,一是继续完善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决算体系。二是是上下形成自觉,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全面完善到位,形成运行规范、减少随意性、增强法规性。三是建立财务总监、监事监察和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监管网络体系,加强执行过程监督。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00年企业两转改制,职工转变身份基本完成,企业转变体制基本没完成,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首先是公司运作不规范。现有公司总数110家,其中正常运行30家,需理顺维持49家,待注销31家。其次是股本不到位。19家控参股公司7.74亿元股本中,市直系统外股本1.17亿,占34.36%,其中0.78亿没到位,占外部股本的66.77%;内部股东多为资产出资,且多在原企业运作,供销集团2.78亿股本29处资产,23处未过户到位。第三是三会名存实亡。多数公司没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范运作,公司运行机制基本是老一套,名为新公司,实为走老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依法行使三权,增强服务功能的基础和前提。要依法破产、注销、理顺一批新老公司,要按照十七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规范存续新公司的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股东和经营者持股,并确保股本到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新三会和党委会、纪委会、工会老三会有效制衡的运作机制,使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有效协调运作。市社及供销集团则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强化部门职责、减少重叠机构,下放管理权限,依法行使资产处置、收益及人事等权益,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管,增强对企业的服务功能,确保企业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切实实现由管企业管资产的转变。具体企业改制规范,已分类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条件成熟的已在向前推进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棉花公司结合化债、已在清理规范子公司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体制盘顺,机制搞活。首先是建立与财务预决算相匹配的目标激励约束机制。经审计决算,全面、按期完成预算指标的,要对经营者进行年薪兑现,同时员工收入也要相应增长,通过资产增值,实现国家增税、企业增效,经营者及员工同步增收。同时对未完成预算指标,也应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其次是建立贡献激励、职位激励等专项激励约束机制。对在某单项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要坚持论功行赏,包括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给予换岗、升职等职位奖励、加薪、红包等物质奖励,同时对贪腐渎职等造成企业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也要给予降职、降薪、处分、解聘等相应处罚,真正形成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良好氛围,促进供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
下一篇:让“三基工程”成为建设新农村长效支撑


Copyright © 2008-2019 gxs.wuh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竞彩篮球购买 版权所有.
地址: 武汉市天津路28号 联系电话: 027-82835807
Powered by gxs.wuhan.gov.cn  鄂ICP备160175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792号